×
中国海洋药物

学习借鉴青岛经验 加快发展天津海洋经济

一、天津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天津拥有海岸线153公里,海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近年来,天津市充分发挥区位条件优越、海洋产业门类齐全、海洋科技先进等综合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1.发展现状

一是总量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014亿元,比2011年增长1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1%,比“十五”末翻了近两番,比“十一五”末增长了68.7%,单位岸线产出规模达到26亿元,位居全国沿海省市前列。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2012年,天津市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0.2∶66.59∶33.21。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优势支柱产业迅速发展。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海洋物流业、海洋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海洋服务业迅速壮大。海洋渔业、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

三是空间布局日益优化。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科学优化,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天津港主体港区、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五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初步形成海洋产业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百万吨乙烯、临港造修船基地、极地海洋馆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建成。东疆保税港区实现封关运作,天津港主航道达到30万吨级。天津碱厂、新港船厂等涉海企业陆续完成搬迁改造。国家海洋博物馆成功申建。中俄东方石化1300万吨炼油、蓝星化工基地等一批新项目加快建设。

五是港口经济贡献度提升。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2010年天津港口经济创造增加值852.6亿元,是2006年的1.6倍,占天津市生产总值的9.4%,占滨海新区生产总值的17%;天津港每吨吞吐量创造增加值206.3元,比2006年增长6%。

2.主要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天津海水制盐有千余年的历史,长芦盐场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海盐产地之一。天津是我国近代海洋化工的摇篮,永利碱厂开我国近代海洋化工之先河,红三角牌纯碱畅销海内外。我国第一套海水淡化装置在天津建成,海水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门类齐全。根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我国12大主要海洋产业天津拥有11个,即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产业集中程度在全国沿海省市中优势明显。

三是人才聚集。在津涉海科研院所有27家,其中国家级院所10家。涉海高等院校10家,其中部属高校2家。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十几所高校设有涉海专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取得许多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成果,海洋工程、海水淡化、海洋环境监测、海上平台等技术全国领先。

二、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做法

青岛市围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和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目标,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形成了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局面。

1.发展思路清晰

青岛发展海洋经济优势明显,拥有海岸线711公里,海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山东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青岛明确提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目标是建设“全国海洋经济领军城市”;口号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思路是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重点是打造蓝色硅谷核心区、西海岸经济新区、红岛经济区三大蓝色平台。这三大平台陆域面积2747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3%;海域面积5260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的43%。

蓝色硅谷核心区,陆域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目标是打造中国蓝色硅谷,重点是加快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孵化,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到2015年初具规模,到2020年基本建成。

西海岸经济新区,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将黄岛区与胶南市合并,目标是建设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国家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规划到2015年“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青岛新城区”。预计2015年吞吐能力达到3.7亿吨;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这一区域,将设立青岛航运交易所,建设中德生态园、中日韩经济合作示范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区。

上一篇:龙头“走出去”的五大突破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