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洋药物

专业建设服务区域发展,威海海洋职院护航渔业

近年来,高职院校以有效地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为标准,重点分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目标性,融入经济发展的产业要求,通过有效地创新协同合作,既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又能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作为行业类高职院校,威海海洋职院具备融入当地产业集群的先天优势,自2014年招生以来,学院已开设水产养殖技术、船舶工程技术等27个专业,其中60%的专业与本地海洋产业发展契合。学院重点布局水产养殖技术、船舶工程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海洋食品与医养健康、工业机器人、酒店管理六大专业群,对接威海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山东省船舶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经济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中心,威海市船舶运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威海市微藻种质资源开发与应用、威海市特色果蔬高值加工、威海市智慧海洋渔业装备4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威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3个市级创新中心,形成技术创新平台集群,实现“专业群+技术创新平台群”两群融合,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其中,受威海市政府委托,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成立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进中心,以创新服务区域发展需求为明确导向,在推动专业融入行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服务渔村振兴方面强力赋能,为全市海洋生物疫病监测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渔用药物耐药性监测普查,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培训等,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支持,护航区域渔业经济健康绿色发展。

随着海洋生物疾病逐年增多,为绿色健康养殖,降低养殖风险,海洋生物健康促进中心根据区域内现有养殖情况及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在“立足威海,服务全省,推动渔业绿色发展”总体目标推动下,以当地优势品种大菱鲆、海参、鲍鱼、南美白对虾等为主要监控对象,以海洋生物的疫病病原调查、升级疫病防控技术、研发生态高效水产药物为主攻方向,全力攻关水生动物防疫监测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依托校内设备先进、条件完善的实验实训室及力量雄厚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师资力量,充分开展疫病发病机理研究,完善生态、免疫和药物等疫病防控技术措施,推广海水养殖联用疫苗,规范水产用兽药的使用与检测,建立辖区内常规化、标准化的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海洋生物疫病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升鱼病疫情预警和风险评估精度,加强渔业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队伍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预测、预报、预警、预防技术体系,依托一个市级中心即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进中心,在环翠、文登、荣成、乳山建立四个分中心,分别辐射所在区市,并在规模化企业及各片区设置100余个海洋生物疫病防控监测点,触点及面,连线成网,切实为渔民、企业解决海洋生物病害防治及科学养殖所面临的问题,促进专业群与产业群紧密对接。

与此同时,按照“任务决定功能、功能决定设计”的思路,学院科学规划建设生物和化学两大功能区,改建1600平米综合实验室,其中生物功能区490平米、化学功能区1110平米。生物功能区投资550万元,主要建设接样室、样品前处理室、洗消室、分子生物室、无菌室、细胞室、免疫学实验室、组织病理室、寄生虫室、鱼病远程辅助会诊室等10个功能实验室,配置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水平电泳仪、凝胶成像仪、远程会诊等仪其设备508台(套),可承担病毒、微生物、寄生虫、免疫学、遗传学等病防项目。化学功能区投资591万元,主要建设液质联用-液相色谱室、气质联用-气相色谱室、原子荧光-原子吸收室、氨基酸分析室、天平室、前处理实验室、样品室等7个功能实验室,配备液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超低温冷冻储存箱、微波消解仪等精密仪器设备50余台,可承担水环境监测调控、污染环境预防控制等项目,成为省内和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也为争取省部委科研项目、攻关项目和加强与地方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协作、科研成果转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积极构建海洋食品质量基础设施创新产业园,旨在以海洋生物食品产业为基础,引入和整合研究机构、企业、技术服务机构、溯源机构、品牌培育和传播机构,形成政研企宣多方结合的完整生态链条,提升威海海洋产品整体品牌价值。

上一篇:青岛推动现代海洋产业迭代升级 合理挖掘“深海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