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窥天下」第62期 台湾海洋科技博物馆:工业
台湾海洋科技博物馆位于基隆市,于2014年改造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的前身是当时亚洲最大,设备最新的填海造地火力发电厂(图1),为台湾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1981年电厂关闭后就淹没在荒草之中,直到2001年,火电厂脱胎换骨,规划为海洋科技博物馆,原厂房建筑被基隆市定为历史建筑。博物馆建筑设计中保留了部分老厂房原有的斑驳风貌,与现代装饰相结合,给人以时空对话之感。
图1 台湾海洋科技博物馆建筑改造前
台湾海洋科技博物馆的分区包含七个主题的展览展示厅、一个深海影厅、室内外休闲空间等。其中深海展示厅与深海影厅由原火电厂高大的锅炉室改造而成(图2),打破科技馆常规影院模式,没有设置球幕、标准巨幕或4D,而是充分利用老厂房空间特点,在未经装饰的建筑体上搭建钢架,规划了顶面与墙面相融合的放映及幕布系统,营造出深邃的空间感,主要放映深海探索题材的影片,实现奇特的深海生物在四周穿越的效果。另外单独利用云朵状投影幕,讲述老电厂蜕变与城市发展的故事。
图2 深海影像厅改造后
观众可在位于深海影厅下方的深海展示厅领略深海生物秘境,展览围绕“生物形态功能与环境相适应”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展览开篇的展示墙,用透明通电玻璃配合视频、场景模型,向观众展现了一幅海洋纵深全景图,同时通过深度标尺,展示了海洋生物及人类潜水器的分布情况。这面展示墙起到了展区总领的作用,使观众初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基本原理。在接下来的展示脉络中,着重对深海生物的适应能力进行了详细阐释,并通过问题岛的形式吸引观众兴趣,例如:“深海鱼的鱼鳔会在高压环境下被压扁吗”,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引发公众思考,说明牌再循序渐进地讲解深海鱼鳔内的蜡质或脂质特性,以及鱼鳔前端发达的微血管系统可以增加鱼鳔内的压力。
在黑暗、缺氧、低温的生存环境里,生物会演化出出令人惊奇的特征,如透明身体,发光器官、管状眼睛、发达的振动感受器等。展厅中的一些互动展品很好地说明了这些知识,如下图中的“管眼鱼”展品(图3),就动态展示了这种外形奇特,长着透明头部和能转动管状眼睛的生物。它们生活在海底16至1015米的区域,此区域光线微弱,管眼鱼可使用利于聚光的管状眼睛搜寻轮廓模糊的目标猎物,但它们的视野范围狭小。
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这里还展示了其他自然博物馆很少涉及的主题——“鲸落”(图4)。正所谓“一鲸落,万物生”,一条死去的鲸鱼甚至可以维持一个生态系统上百年的繁荣。设计者利用下沉空间还原了海底场景,观众通过脚下透明玻璃可以清晰看到整个鲸落状态。鲸鱼尸体吸引着虾蟹、深海鱼、无脊椎动物以及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纷至沓来,从时间上分为腐食期、骨食期、化学合成期,在这场深海盛宴中,不少生物适应了海底无氧环境,分解鲸骨中的脂类,产生硫化氢,并将其作为能量来源。这个知识点再次反映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核心思想,鲸落展品体现出宏大的空间与时间跨度,给人强烈的震撼感。
图4 鲸落生态系统展示
除了深海展示厅外,台湾海洋科技博物馆还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厅、海洋科学厅、海洋环境厅、水产厅、海洋文化厅和儿童厅,涉及领域广泛,可适应不同年龄观众的需求,公共大厅还设有艺术装置,传达人类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该博物馆如同一部海洋的“百科全书”,营造了工业建筑记忆与海洋科学的时空邂逅。
(作者系北京科学中心展览工程部部长)
(栏目主持人:齐欣,编辑:刘巍)
(本文图1、图2来自该馆官方宣传册,图3、图4系作者拍摄)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1年1月29日(第8版)“馆窥天下”栏目)
上一篇: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