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水银如江河大海,背后藏着的女人,谋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中有大量水银存在的情况,最早的依据是来自于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记载: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现代考古工作者通过科学的检测,发现地宫上方土壤层汞含量异常超标,更加印证了史书记载的准确性。剩下的就只差哪天考古人员进入地宫,用影视和照片公之于众,给世人以直观的视觉刺激了。
只是这里头还有一个疑问,如若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数量,真如司马迁所说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小规模。
因为地宫内部的样子,大体是根据当时秦朝疆土的地理,设计的一个微缩版大秦帝国“沙盘图”。
秦朝版图,北有渭水、黄河;南有长江、珠江、湘江,和秦始皇为经略岭南百越地带而开凿的灵渠;帝国的东方,还有寄托这位不可一世君王寻求长生不老仙药梦想的大海。
如若这幅“沙盘图”所有的水脉河流、湖泊海洋,全部都拿水银来作为填充物,那么如此多数量的水银,又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也许就在《史记·货殖列传》里的另一段记述:
“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这段文字拿今天的白话说,就是四川一个叫“清”的寡妇,家族中几辈子都开采丹砂矿,到了她这一代已经积攒了极为丰厚的家财。这笔家财之多,多到竟然可以支撑她家豢养起一支私人武装,用以维护庞大的家业。就连高高在上的秦始皇,也特地为她修建了“女怀清台”,表彰“寡妇清”多年为亡夫守贞的德行。
四川南部与贵州相邻的地带,自古以来便呈现出“七山二水一分地”的地理特点,耕地的缺乏让原住民们不得不寻找农耕之外的谋生之道。
恰好此处,是丹砂矿富集的地带。
丹砂的用途,除了初级的充当颜料外(皇帝批阅奏折用的就是丹砂磨粉调成的朱砂),还在医学、炼丹等领域有很多用处,尤其在人们发现丹砂提炼出的水银,有极好的防腐作用后,就更是激起了那些渴望死后身体不腐的帝王将相,对水银庞大的供应需求。
大量的市场需求,催生出了四川大规模的丹砂矿业。
从寡妇清家族几代人开采丹砂、积蓄财富,进而豢养私人武装,反过来维护自家的巨额财产和商业网络来看,四川的丹砂矿业到了秦始皇时期,已经呈现出规模化垄断经营的趋势。
如此大规模的矿业经营,自然能够支撑起修建秦始皇陵这项国家级工程,所需要的巨量水银供应。
此外,从寡妇清与秦帝国最高统治者秦始皇靠拢的情形看,这个擅长采矿经营的女人,还颇有几分跟大商人吕不韦类似的见识。
因为自打商鞅变法塑造出秦国“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以来,就普遍形成了“权比钱大”的社会意识。经商之人尽管拥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财富,但社会地位一直遭受着官僚阶层的打压。
以封建制度立国的秦王朝,向来讲求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任何威胁帝国权威的社会势力,都是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
寡妇清家族私自豢养的武装力量,在秦、汉等王朝的统治者看来,就是要予以坚决打击的地方豪强势力。
然而,在寡妇清身上,结果却是秦始皇不仅没有予以打压,反而还将其立为了帝国臣民的“精神榜样”,为她筑“怀清台”以示表彰。
可见这个精明的女人,极有可能是通过对骊山皇陵的水银供应,逐步改善着与秦帝国政府的关系,最终获得了秦始皇的认可。如此高明的手法,简直跟当年“奇货可居”的吕不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责任编辑:
上一篇: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开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