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洋药物

管华诗:拥抱科技创新的“春天”

Q&A 记者:“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明确了推动科技创新的五大任务,激起广大与会代表的奋斗热情。大家将这次会议与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相提并论,称为第二个“科学的春天”。我们应当如何拥抱这一科技创新的“春天”? 管华诗:热情拥抱这一科技创新的“春天”,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科技的发展变革,对社会的发展前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契合时代要求的科技手段,不但能够促使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而且能够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但能够夯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够进一步激活经济。 科学永无止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全体科技工作者不断求新求变的拼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管华诗在实验室指导工作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规划好了路径,唯有真正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有可能成就世界科技强国的理想与未来。全体科技工作者需要认真领会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将创新与求变融入到灵魂深处,为我国的科技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拥抱这一科技创新的“春天”?第一,需要建立勇攀高峰的信心。只有不畏惧科学领域的艰难险阻,拥有勇于挑战世界科技前沿的勇气,才能坚定在科学道路上跋涉前行的信念,才能为科学探索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第二,需要深化改革,形成契合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与运行体系。好的管理与制度,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只有构建起先进的科学管理和运行体系,才能为科学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系统”。 第三,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一切竞争的终极表现,都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育出一支符合科学创新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科学队伍,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创新的要求,才能完成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美好愿景。 科学的又一个春天的大幕已然拉开。我深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必将会一步一个台阶,将科学创新的因子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最终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记者:“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的讲话中8次提到“科技革命”一词。您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会为我国带来的哪些机遇及挑战?我国应当如何在新的科技革命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才能赢得主动? 管华诗:科技革命是16是世纪以来的一个历史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将提供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最新科技;它将是生命科学、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融合,将是第三次科学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新的科技革命不仅会催生一批新的重大产业,而且会使产业结构出现质的转变,产业的生产模式和竞争模式都会发生显著变化。我们不仅要关注新产业萌发的重大机遇,同时还要指向面广量大的传统产业和一般性产业,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构筑一个具有先进技术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还应当更加需要注重以“创新式增长”为基础的经济转型的发展。这其中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加大科研投资(而非基础设施、机械装置等投资);二是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全民教育。 此外,新的科技革命不仅是对创新能力的洗礼,也是对科技政策的考验。政府在自主创新技术落地及应用领域要积极作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支持和协调,健全激励机制,着力构造有利于新技术发明、产业化和新兴企业成长壮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为企业继续自主创新保驾护航。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大会上所说的那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有许多遥遥领先的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贡献巨大。但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屡次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因此,我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理应要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领头羊”。我们再也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 管华诗在指导科研中 记者:“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开启了全面创新的时代。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两院院士创造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也功不可没。”李克强总理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所作贡献“鼓与呼”。您也是科协系统的“老兵”了,请问新时期科协系统应如何建“家”?如何才能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管华诗: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和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认为,切实做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工作,能够有效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科协的凝聚力、社会影响力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 新时期如何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当前科协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 为什么要建“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建“家”是科协工作的需要。“四服务一加强”作为科协的职能定位,摆在首位的就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第二,建“家”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时代赋予科协建“家”的使命,建好家已经时不我待。 然而,当前科协在建“家”的工作过程中,“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这一职能还没有完全发挥,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实际抓手还不多,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关心慰问、学术交流,浅层次的组织吸纳,没有真正了解科技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反映科技工作者的诉求和解决科技工作者工作开展的困难,这种服务的方法和渠道还相对比较有限。 因此,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应立足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这一工作中心,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唯一标准。科协要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吸引力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同时,科协要坚持把培养举荐科技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为科技进步贡献聪明才智,为加快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不应当仅仅是科协组织一家的行为,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科协要切实加强引导,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努力实现建“家”工作的新突破,真正让广大科技人员真正感到“家”的温暖,尽情拥抱这一科技创新的“春天”。 人物简介 管华诗,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药物学家,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196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山东省科协主席等职务。 管院士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及海洋药物的教学科研工作。20世纪60年代参加完成了“海带提碘新工艺规模生产”工程,为我国海带提碘工艺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主持完成“海带提碘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重大研究课题,研制成功“农业乳化剂”等4个新产品并相继投产,为我国制碘工业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首创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PSS(西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90年代又发明研制了甘糖酯、海力特和降糖宁散等3个海洋新药和藻维胶囊等5个系列的功能食品,且全部投产。进入21世纪,管院士主持完成了海洋特征寡糖规模化制备技术体系的建立,并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以糖库为基础,目前在研的4个一类候选海洋新药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主持编著了我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为我国海洋中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在长期积累过程中,创建了我国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学本科专业、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产业化体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上一篇:实施科教兴国 建设海洋大省——访福建省科委
下一篇:没有了

Top